在当下商业环境中,新消费品牌的崛起越来越受关注。泡泡玛特就是潮玩领域的代表,从2016年推出Molly星座系列盲盒掀起热潮,到2020年登陆港交所,成了“潮玩第一股”。它的成长速度惊人:2024年营收达130.38亿元,同比增长超106%,海外收入同比暴增375%;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又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65%-170%。
泡泡玛特不再是单一的潮玩集合店,而是转型为一个完整的IP孵化平台,覆盖IP设计、制造、销售的全链路,形成独特的商业生态。它通过DTC模式打通线上线下,结合盲盒玩法、会员体系和潮玩社区,打造高复购、高粘性的消费体验。
另一个成功案例是名创优品,它虽然起步于“10元店”模式,但这几年转型做得非常出色。名创的核心在于线下渠道为主的“精选百货”路线,有点像小型永辉超市,但又通过大量IP联名来提高产品溢价和吸引力。虽然不像泡泡玛特拥有大量自有IP,但通过和迪士尼、三丽鸥、故宫等热门IP合作,短期内吸引了大量年轻消费者。
名创优品特别擅长抓住年轻人:一方面主打“高性价比 + 潮流设计”,价格多在10-50元之间,满足轻松消费的需求;另一方面注重仪式感,比如联名香薰、盲盒等,既实用又能成为社交平台的“展示品”,强化传播。
在产品更新节奏上,名创借鉴快时尚模式,每周上新,快速响应市场;门店布局也很讲究——色彩鲜明,设置互动体验区,如美妆试用台、潮玩展示区,让顾客能“打卡”分享,形成“买东西+社交”的闭环,特别贴合Z世代的消费习惯。
从数据来看,名创优品的转型效果也很明显。国内主要靠合伙人模式,收入跟终端门店销售挂钩,GMV(成交总额)和单价双双提升,平均售价从2021年的11.5元涨到2024年末的14.3元,带动毛利率提升;海外则走代理商模式,库存压力小,收入增长也稳定。虽然服务收入占比不高,但毛利率很高,对整体利润贡献不小。2024年单季度毛利率已达47%,随着更多IP产品推出、海外市场扩展,还有继续提升的空间。
从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的成功经验来看,有几点非常值得其他品牌借鉴:
1、精准定位:了解核心用户的兴趣和消费行为,是构建策略的基础。泡泡玛特抓住了年轻人对情感价值和潮流文化的偏好,名创则锁定了年轻人追求“性价比+设计感”的消费心态。
2、供应链效率:名创的“7天上新”模式非常高效,能快速跟上趋势,并通过成本控制守住价格优势。
3、持续创新:泡泡玛特从卖货转向做IP,名创不断做IP联名和场景化营销,都是为了创造更强的品牌吸引力。
4、用户粘性和社交传播:泡泡玛特靠会员体系和潮玩社区提升复购率,名创靠场景体验和社交“打卡”扩大传播,这些都帮助品牌和用户之间建立更紧密的连接。
在竞争激烈、变化快速的市场中,企业需要不断学习像泡泡玛特和名创优品这样的创新案例,把握用户需求,优化产品和营销策略,才能真正实现持续增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