纸巾行业的生存困局

纸巾行业的生存困局

曾经是赚钱前三甲的纸巾行业,如今却有些尴尬。净利润集体跳水,有的甚至开始亏钱。头部品牌恒安的利润跌到个位数,洁柔只剩1%,维达干脆把纸巾业务卖了出去。中小品牌更惨,倒闭成片,全国还能数得上的纸巾厂大概就只剩200来家了。那么,这个看似日用刚需的行业,究竟发生了什么?

从数据上看,纸巾行业其实还在增长。我国人口多,人均用纸量也在逐年增加,短短几年翻了好几倍,按理说这个市场应该越来越大才对。但实际情况却是,营收并没跟着增长,反而连恒安这样的大厂都出现了纸巾业务首次下滑的局面。这种“市场在涨,企业在亏”的怪现象,背后暴露出的是整个行业面临的多重困境。

第一个难题就是原材料贵得离谱。纸巾的核心原料——纸浆,从2021年起一路飙升,从每吨4500元最高涨到7800元。而纸浆在生产成本中占了六成。这么一涨,企业利润就跟着跳水。据华泰证券估算,只要纸浆每吨多亏100元,净利润就可能减少65%。更糟糕的是,我们的纸浆主要靠进口,森林资源少,国际市场一有风吹草动,比如罢工、自然灾害,价格就乱成一锅粥,企业根本没法稳定预算。

第二个坑是价格战。美国的纸巾市场是一家独大,品牌有定价权;但在中国,前四大纸巾企业加起来市场份额还不到三成,竞争极其激烈。为抢用户,企业只能打价格战,甚至亏本促销。价格压得越低,利润越薄,最终只能从产品下手——纸巾越做越薄、越掉絮,消费者用着也不爽。

有趣的是,在这场看似只拼价格的战斗里,高端纸巾反而成了逆势增长的品类。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为更好的体验买单,哪怕贵一点也无所谓。这说明:纸巾不是便宜才有市场,反而“便宜没好货”大家都心知肚明。于是,不少品牌开始转型,推出湿厕纸、厨房用纸、母婴专用纸等高附加值产品。这些产品虽然贵,但用户认可度高,市场反馈也不错。

说到底,纸巾行业走到今天这一步,不是因为没人用纸巾,而是因为低价竞争到了尽头,只有靠品质和差异化才能继续走下去。未来谁能率先在技术、产品、品牌上实现突破,谁就能在这场洗牌中笑到最后。

对企业来说,与其一味卷价格,不如卷创新、卷研发、卷用户体验;对消费者来说,买纸巾别再只看便宜,选择那些真正对得起价格的好产品,也是在推动行业升级。纸巾市场的下半场,拼的将不再是“谁更便宜”,而是“谁更值”。现在的困境,也许正是一次产品升级的机会。

国际裤钩专家,您身边的裤扣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