厚积薄发的屈臣氏

厚积薄发的屈臣氏

今年上半年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小幅下滑0.7%。其中,前几年一直保持增长势头的化妆品零售总额下滑明显,同比减少了2.5%,线上线下的销量都在萎缩。

今年618大促期间,天猫、京东、拼多多三大平台的美容护肤品类销售总额为307亿元,同比下滑约19%。这两年线下涌现了不少新型美妆集合店,它们之前在资本加持下快速开店,而现在出现了一波关店潮。调色师在北京的7家店,现在只剩下1家。

不过传统的老牌美妆集合店屈臣氏的业绩却让人眼前一亮,在整体销售下滑的情况下,屈臣氏中国仍然保持了6.23亿港元的盈利,是上半年为数不多的没有亏损的线下零售商之一。

面对近些年的追兵,屈臣氏的反应是:一、继续保持每年300家以上门店的开店节奏,抢占购物中心的流量入口;二、加大“非主营业务收入”占比,也就是向品牌商收取的进场费、条码费、促销推广费用等等;三、通过门店导购的“盯人战术”,提高到店顾客的客单价。

而新涌现的美妆集合店,处处和屈臣氏打差异化定位。在引流策略上,屈臣氏依赖购物中心本身的流量,被称为“商场流量收割机”;而新型美妆店是自带流量,它们走网红装修风格,吸引消费者前来打卡。在选品上,新型美妆店没有高昂的入场费,几乎不设门槛,品牌方把产品寄过去,他们试一试觉得可靠,1—2周就安排上架了。在销售环节,新型美妆店没有贴身导购,消费者可以随意逛店,来去自如。但事实上,这些年美妆集合店看着很热闹,却一直没能完成屈臣氏早就实现的目标——盈利。

也许是竞争对手品牌力不够、销售转化率低的困境启发了屈臣氏。这一次,对于入驻多年的老品牌,屈臣氏帮助品牌进行年轻化转型。比如日本品牌花王,屈臣氏基于大数据分析,在春天樱花盛放时推出“春日樱花”营销主题,为花王带来1亿多次曝光,收获1万多名新用户。

再来看销售转化率。屈臣氏构建了一整套数字化营销工具,不再对到店客户进行“盯梢战术”,而是通过会员的身份画像和浏览购买记录来了解客户需求,让专业导购在最合适的时间点去接触用户。导购不需要记住每一个消费者的消费倾向,大数据会把相应的指令推给他。

看到这,你是否又感受到了熟悉的互联网味道。这不就是平台赋能、集中造势和精准营销的互联网运营打法吗?厚积薄发的屈臣氏原来这些年在苦练互联网+的功夫,这次在消费整体下降的趋势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获得新的优势。

国际裤钩专家,您身边的裤扣顾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