利润王者卡游是如何炼成的

利润王者卡游是如何炼成的

最近,一只名叫Labubu的潮玩小怪兽在社交平台刷屏,作为泡泡玛特旗下的王牌IP,它的联名款屡次售罄,“抽不到Labubu”成了潮玩圈的集体遗憾。

就在大众还沉浸在“盲盒之王”的光环中时,一家鲜为人知的卡牌公司,却用一份惊人的财报颠覆了市场认知,2023年,游卡以44亿元的净利润,超过泡泡玛特的34亿元,成为潮玩赛道最赚钱的公司。

游卡pp靠几毛钱成本撬动百亿生意的公司,背后到底藏着哪些商业密码?

几分钱一张卡,营销只花了泡泡玛特的五分之一

卡游的核心产品是IP卡牌,覆盖《奥特曼》《小马宝莉》《叶罗丽》等热门动漫,每包售价25元,内含5-10张卡牌。而单张卡牌的生产成本仅几分钱,毛利率动辄数十倍。

更惊人的是它的运营效率。2023年卡游营收破百亿,广告投入仅1.87亿元,占营收比例不足2%;相比之下,泡泡玛特同期广告支出高达10.59亿元,占营收近9%。

靠着低成本制造和精准的用户渗透,卡游几乎不靠打广告就能卖爆全国。

校园渗透率超60%,卡牌成“班级硬通货”

卡游的目标用户定位清晰,聚焦6-12岁小学生。在许多城市的小学周边,文具店、小卖部、玩具摊几乎都能看到卡游的卡牌产品。

数据显示,卡游在重点城市小学的校园渗透率已超过60%。在班级里,谁拥有稀有卡牌,谁就是“卡王”,不仅能炫耀,还能换零食,卡牌已经成了一种社交货币。

这种从孩子手中裂变的模式远比投广告高效。一个孩子“为了一张奥特曼签名卡攒了一周的早餐钱”,这种故事在家长群体中并不罕见。

五大IP撑起八成收入,自研IP难破局

表面上看,卡游商业模式高效,但其收入结构却埋藏隐忧。2023年,超80%的收入依赖于五大IP——奥特曼、小马宝莉、叶罗丽、哪吒和蛋仔派对。这些IP背后的问题也逐步暴露:奥特曼:版权费逐年上涨,授权方管控日益严格;小马宝莉:用户热度下滑,直播销量同比腰斩;叶罗丽/哪吒:缺乏持续内容更新,讨论热度下降;蛋仔派对:核心用户群体年龄提升至中学生,流失率增加。

虽然卡游推出了自研IP《方寸三国》,主打国风文化,但其销售占比仍不足3%,尚未打破IP依赖格局。

渠道隐患显现,库存成隐雷

卡游的线下渠道铺设极广,覆盖全国30万家销售网点,基本实现了“想买随时买”。但这种“预付款+压货”模式,也让经销商压力倍增。

进入2024年初,浙江、四川等地已有经销商反映库存积压严重:过去一箱热门卡能赚几千元,如今半价也无人问津,部分地区甚至出现联合退货和清仓行为。渠道的反噬正在削弱卡游的终端控制力,一旦库存持续滞销。

总之,在潮玩江湖,赚钱才是硬道理。卡游没有潮玩门店的精致布景,也没有Labubu的IP光环,却靠“低成本制造 + 校园裂变 + 渠道下沉”的组合拳,把一张小卡片变成了百亿级的生意。

国际裤钩专家,您身边的裤扣顾问